IMG_4803   

本文引用/節錄自syuanyin -

一屁打過江(典故)=蘇東坡VS佛印禪師

 

宋朝的大學士蘇東坡居士,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,

因他為人耿直,以致仕途並不順利。

當他被貶到江北瓜州做官的時候,

和一江之隔的金山寺高僧佛印禪師相處得很好,

經常談經論道,那已成為他公餘寂寞的心靈最佳的安頓處。

 

有一天,東坡居士的靈感來了,

隨即寫了一首自許為不朽的五言詩偈:

《稽首天中天,毫光照 大千;八風吹不動,端坐紫金蓮。》

他再三吟詠,感到非常的得意,

認為這首頗具修持工夫的創作,

如果讓佛印禪師看到,一定會讚不絕口,

於是趕緊派書僮過江, 專程送給佛印禪師去欣賞印證。

誰知禪師看後,不禁莞爾而笑,

略一沉吟,只批了兩個字,

便交給書僮原封帶回。



蘇東坡在期待中接回「佳音」,

總以為禪師會讚歎一番,急忙打開一看,

只見禪師歪歪斜斜地寫了「放屁」兩個大字。

「豈有此理」!蘇東坡拍著桌,鬍子都氣得翹了起來:

「好,我要找佛印去理 論」!

蘇東坡忍不住這一招,隨即叫書僮趕忙再備船過江,

要親自到金山寺去找佛印禪師興師問罪。

船才靠了岸,便發現佛印禪師已站在江邊含笑相迎了。

東坡一見佛印禪師,怒氣沖沖地吼道:

「佛印!我們一向相處得很好,

縱然我的文字不夠水準,你是一個有修養的出家人,

怎可隨便惡口罵人」?

「什麼?」禪師若無其事的 問道:「我罵你什麼」?

東坡一聽,臉都脹得通紅,已氣得說不出話來,

只顫抖著手,指著「放屁」兩個字,讓佛印自己去看。



禪師不禁哈哈大笑道:

「我的大學士!你不是自誇『八風吹不動』嗎?

怎麼一個屁就把你打過江來了呢」?

蘇東坡到此才恍然大悟,

只好低頭不語,唯有慚愧而已!

當我們看完這一則佛門膾炙人口的掌故,

大家一定覺得很有趣。但是,究竟何謂「八風」呢?

所謂八風,

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所遭遇到的八種境界的風,

它們的名稱是:稱、譏、毀、譽、利、衰、苦、樂。

 


一、稱──每逢人家「當面稱讚」我們的時候,

總不免感到滿懷的歡喜!


二、譏──每當人家「當面責罵」我們的時候,

總令我們感到無限的羞辱。


三、毀──有些人總愛「背後說人家的壞話」,

一旦讓我們知道了,總感到忍受不了甚至心存報復。


四、譽──當人家「背後褒獎」我們,

認為是一種榮譽,而不覺沾沾自喜。


五、利──當我們的事業成功,

「順利通達」的感受,自然令我們感到滿足。


六、衰──當我們的事業衰敗,

所有的打擊,難免不使我們感到萬分的頹喪。


七、苦──當種種的煩惱逼迫得我們的身心難以承受,

深感人生確為一大苦聚。


八、樂──當我們的身心獲得非常適意時,

總認為那是人生快樂的享受。


轉載自:

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?qid=1405121801393

~~~~~~~~~~~~~~~~~~~~~~

擊汐讀後感想:

很有意思的一篇典故聯想到許多人,

特別是那些自認才情性情俱好,

 

開口閉口強調修行一堆有的沒有的人,

自許『八風吹不動』,

卻不意一個連風都稱不上的『屁』,

就可以讓對方抓狂得要死,

吹鬍子瞪眼睛,或是潑婦罵街....

才學俱佳的蘇軾都這樣了,

更何況一般俗不可耐之人? 

 

佛印還不算是吐蘇軾的槽,

這兩人的交情是很有意思的,

一來一往都很有禪意,很多人生哲理。

我最喜歡那篇『佛印巧謔蘇東坡』,

笑得我眉眼不分,

分享如下:

 

 

蘇東坡以詩文著稱,與人談話常藏機鋒。

一 次他和老友佛印對坐閒聊,

蘇東坡忽然有意要戲弄一下對方,

便說:“古人常常以僧對鳥。”

佛印不高興了,便問:“何以見得?”

蘇東坡笑答:

“比如'鳥宿池邊村,僧敲月下門';

還有'時聞啄木鳥,疑是敲門僧'。

是不是這樣?”

佛印聽了略一思索,冷不丁說:

“今日老僧卻與相公對。”

蘇東坡本想把佛印和鳥歸在一類嘲諷一番,

不想佛印機敏過人,

一句話便把蘇東坡當成了“鳥”,

蘇東坡一時竟無言可對。

~~~~~

 這蘇軾想在文才上佔佛印的便宜,

洋洋灑灑抖出一堆『僧』經典文句

意圖消遣佛印,

沒想到自己落得

“今日老僧卻與相公對。”

 

人不要仗勢自己的小聰明,

想在言語上討便宜消費他人,

得意忘形不知自己是站在什麼樣的位置,

以至於被人家『四兩撥千金』給彈回來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陌路知己(擊汐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