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03982_684040334988805_10205135_n  

 

黎智英說:
“我們想起一個朋友,

想起的不僅看得到,摸得著的,他的表情和相貌。
這些肉身色相其實不是我們想起的;
想到的是我們心中泛起對他的感覺:
他的一個神情,一句心裡話,

一種表達,一次傳神達意的感悟。
我們想到的是他的『自我』,他的精神面貌,
這種感悟就如我們感覺到自己的自我一樣,
彷彿是源於內心的同一處,

因為友情就是兩個『自我』的相交,
彼此精神面貌的交流。
你看到一個朋友,

你『看到』的其實不僅是站在面前的一個人,
而是你與他的交情,一種靈魂交織的景象。



兩個朋友天涯海角各據一方,舉頭望著夜空不僅驚歎:
原來大家望著的月亮星星仍是一樣!
這種超越時空的感覺,

就正如情感超越時空,讓彼此的靈魂交織,
彼此的感覺也就算聯繫在一起了,這就是友情。”

________________

(我是分隔線)

確實如此,

很多時候我想起一個朋友時很少會去想起他/她的樣貌,
卻是我們一起經歷過了什麼,當時他/她是如何如何,
也就是說,我想起了跟她/他一起時的『感覺』,
重溫著我們的交情。

我承認,想起朋友的時候是用心去想念對方

而不是用我頭腦裡的記憶,
因為我一直都不是很聰明,頭腦很好的人,
我也深信『頭腦的本質是暴力, 它迫不及待, 它貪圖捷徑,
它只看有無利用價值, 可取之處,
它甚至不等待一個可能性的機會, 它要即刻擁有,
它真的沒有時間跟妳磨蹭磨蹭,
那對它來說都是不必要的浪費.』

『對頭腦來說要瞭解一個人真是超出了它的負荷,
  它能分析, 推理, 運算和記憶. 但要瞭解, 寬容,
釋懷和臣服, 這樣的能量來自一個人的心. 』
(引用 “劉凱若” 『好女人纔會玩』一書)

更多時候自己會很受傷,因為自己不夠聰明,不太會算計,
總是多帶幾分真心,真誠,

所以認真說起來,我不聰明,
但是我一直努力用心對待我的朋友。

今早跟一個朋友通話,我們聊到的就是『友情』,
人與人,男與女,

真的不要把各個人的關係局限在一個小小的框架,
吃喝玩樂的朋友,網路游戲的戰友,

現實生活裡不大搭嘎的朋友...
一切都是隨緣且喜,無所謂越界受罰,
什麼樣的朋友跟你合得來,

氣味相投,自然有共同的磁場相吸引,
經過時間,彼此經歷事件的篩選,
合者聚,不合者去,

也沒什麼天經地義的了不起,海枯石爛的大道理,
彼此用心交流,遠比什麼都來得珍貴。

 

人世間的親情,愛情,友情....

所有的關係都會走到盡頭的時候,

那麼面對這樣的情況,又該如何取捨?

我想起了莊子的『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於江湖。 』:


《莊子·內篇》

【原文】
“ 死生,命也,其有夜旦之常,天也。

人之有所不得與,皆物之情也。

彼特以天為父,而身猶愛之,而況其卓乎,

人特以有君為愈乎己,而身猶死之,而況其真乎?

  
泉涸,魚相與處於陸,相呵以濕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於江湖。

與其譽堯而非桀也,不如兩忘而化其道。

夫大塊載我以形,勞我以生,佚我以老,息我以死。

故善吾生者,乃所以善吾死也。

【譯文】
      
死生是天命,人世有夜晝的永恆是自然。

人對此不能參與其中,這都是事物的常情。

那人只把天當作父親,還終身很愛戴它,

何況那卓越的真人呢?

人們只認為國君勝過自己,還終身很情願為他去死,

何況那真人呢?
      
水源乾枯了,魚兒一起在陸地上,

用濕氣互相呼吸,用口沫互相沾濕,

還不如在江湖里互相忘掉。

與其稱頌堯而譴責桀,不如把兩者忘掉來歸化那道。

天地賦予形體讓我承受,賦予生命讓我勞累,

賦予衰老讓我安逸,賦予死亡讓我安息。

所以把自己活著看作是樂事,

也就是把自己死去看作是樂事了。

【意思】


  
“江湖的水都乾了,魚兒都困在地面上,

很親切的用口水互相滋潤,顯的仁慈義氣,

這倒不如江湖水滿時,大家優游自在,不相照顧的好。

與其我們去誇堯舜禹好,說夏桀商紂不好,

不如把他們的是非都忘掉,

把他們所做的事情都化在大道裡。”


  
【理解】


   
為人一生,我們或許只能選擇(或者偶遇)一個異性,

作為自己“相濡以沫”的對象,恩愛著相扶到老,的確令人感動。
而“相忘於江湖”則是另一種境界,

選擇放棄強烈的感情來換取平穩的生活。

這或許需要更大的坦蕩、更淡泊的心境。

芸芸眾生,

我們難道不是經常需要“相忘於江湖”的這種決然嗎?

這就是真正的愛情、友情、親情等不同情感中

需要加以區別對待的參照。


患難與共、肝膽相照、風雨同舟、相濡以沫,

這些都是人們期盼與渴望的愛情、友誼的境界,

這種故事肯定會有,

也許你就曾經經歷過、看見過、聽說過……

相濡以沫,

是一種至高無上的佳境,

但是莊子說了,這並不是最真實最無奈或最終的。

最無奈而最終的情況是,海水終究要漫上來,

兩條魚也終於要回到屬於它們自己的天地。

最後他們要相忘於江湖。

 

是相濡以沫還是相忘於江湖?

這就是人們千古以來面對婚姻與愛情、

愛情與友誼的困惑與選擇。


弱水三千,只取一瓢。

如果我們依然有了相濡以沫的另一半,

那麼即使遇見了再讓你動心的人,

大約還是“相忘於江湖”

更能感動蒼天、白雲、黑土和混沌的靈魂吧…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
(我是分隔線)

 

扯了一堆沒扯遠,我想說的很簡單:

用心與朋友相處,一旦成陌路,也是選擇“相忘于江湖”,

不強調以前是如何的『相濡以沫』,

畢竟那也成了『口水』,

不需要再去說誰好,誰不好,

好與不好也都是沒有意義的過去,

沒有人故意跟你過不去,

只有你自己跟自己的『過去』過不去,

這個跟別人無關,一切都只是『我執太重』。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陌路知己(擊汐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